校园新闻
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育浸润行动成果亮相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作者:
来源:
访问量:
2025-05-09
近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绽放艺术风采 激发强国力量”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长沙盛大开幕。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戏剧表演团原创情境朗诵节目《榜样的力量》,作为荣获湖北省唯一的全国朗诵类一等奖与优秀创作奖!荣登全国最高舞台,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亮眼典范。
从武汉市第十四届学校艺术节优秀文艺节目一等奖到湖北省第十三届黄鹤美育节优秀文艺节目朗诵类一等奖,再到全国舞台绽放光芒,该节目以"传承榜样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通过多维度舞台叙事与沉浸式朗诵形式,生动演绎了不同时代榜样人物的精神图谱。

4月26日展演期间,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昌区教育局体卫艺部门相关领导亲临现场慰问加油。作为湖北省唯一的朗诵类斩获双奖的中学团体,此次荣誉彰显湖北重视"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实践成效。湖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国防与艺术教育处丁雪峰表示:"艺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持续搭建美育平台,让更多学子在艺术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情境朗诵《榜样的力量》的创作全程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该校学子唱响榜样们“红色传承、科技报国”的时代强音。
美育思政:当红色故事在角色扮演中激活青春基因
红色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正从传统的说教模式向沉浸式体验转型。这种转变不仅重构了美育思政的实践路径,更在新时代青年中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当00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走进张校长坚毅的目光,吴大夫有力的言语,检察官坚定的誓言,老红军强健的背影,姚先生宏伟的理想,仿佛穿透历史烟云或距离阻隔,在当代少年的肢体语言里重新挺立。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基因正以全新的方式注入当代青年的精神血脉。


情境重构:让历史叙事在具身体验中复苏
《榜样的力量》以“书信体”串联叙事,创新融合半情景剧形式,通过教师、医生、法官、老红军、科学家五个职业原型,将学科育人元素转化为艺术语言。节目中,既有医生“防护服上绘春天”的乐观坚守,也有检察官“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铿锵誓言,更以姚桐斌先生“我们真的飞起来了”的深情呐喊,致敬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


角色共生:多维认知中的价值观形塑
作为学校“博雅美育节”的精品项目,情境朗诵《榜样的力量》的创作全程贯穿“五育融合”理念。参演学生杨乙丁在饰演姚桐斌先生后感慨:“这不仅是一次角色扮演,更是一次跨学科学习。我们需要理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还要用戏剧语言传递精神力量。”该节目以"传承榜样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通过多维度舞台叙事与沉浸式朗诵形式,生动演绎了不同时代榜样人物的精神图谱。专家评审盛赞其"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培根铸魂的育人成果"。


精神迁移:红色基因的当代转化机制
当红色文化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建构,青年学子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历史的解读者、精神的传承者、价值的创造者。这种教育范式的革新,正在孕育一种新型的能力图谱——既有历史纵深的思考力,又有现实穿透的实践力,更具备未来向度的创造力。
在角色扮演的镜像体验中,青年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共振,终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成长对话,或许正是红色文化在当代美育中最富生命力的存在形态。

华中师大一附中原创情景朗诵《榜样的力量》演员心得分享:
卢亿:
《追光灯下》
期中考试最后一科收卷铃响起时,我的手还在微微发抖。两小时后,我已经抱着法官袍坐在高铁上熟悉台词。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前往表演场地排练。正式演出时,顶光亮得人眼睛发晃。当我厉声说出那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时,我好像真的成为了那名令人敬佩的榜样。我明白,舞台上那追逐光的少年,终会成为光。第三天,我们参加统一组织的研学。在雨花非遗馆,握着女书传人递来的笔,笔尖在折扇上勾出"福"字唯美的曲线。远大研学基地的新风机前,讲解员用三个数字概括远大公司。我明白,正义是国字里端方的横竖,传承是福字中温柔的弧度,而我们的青春是永不停歇!

杨乙丁:
站在全国艺术展演的聚光灯下,我与姚桐斌先生跨越时空进行对话。这位"两弹一星"元勋在剧本中的谆谆教诲,让我在紧锣密鼓的彩排间隙依然心潮难平。联排时总卡不准的走位,在正式演出化作行云流水的调度。我的声音随着背景音乐渐强:"我们真的飞起来了!"当八只握拳的手同时有力举起,我看见前排观众眼中有水光闪动。谢幕时如潮的掌声里,那些深夜练习的疲惫与候场时互整衣领的嬉笑都沉淀成文化传承最鲜活的注脚。在雨花非遗馆,女书纤柔的笔画勾勒着千年智慧,我在素白折扇上郑重写下"紫气东来"。感受着非遗的气息,从舞台到现实,从历史到未来,这趟旅程让我触摸到文化传承的温暖脉搏。当列车载着我们驶向归途,窗外的暮色里,仿佛能看见无数先辈点燃的精神火炬,正在我们手中焕发新的光芒。

陈洛妃:
又是一阵湿漉漉的雨,武汉的车有种亲切,在长沙彻彻底底的感受蒙在水雾里,回忆融化了疲惫……赶去的那天,八个人外加两个老师一位家长,不要命地在高铁站狂奔,紧赶慢赶上了车。八分钟,也不是不行,我想。到了酒店,志愿者姐姐的笑容先打破了赶路带来的烦躁。其实表演前一晚我是没怎么睡的,无他,唯激动之过也。展演具体呈现出来的效果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能知道的是酣畅淋漓,痛快是唯一的底色,完全把自己献给了这场表演!研学很有意思,上午去了非遗馆,学写了点女文,下午去了远大深入了解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和理念。不得不说,长沙的味道和长沙的奶茶一样,是甜的……外面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转眼已是学校门口。回头,是他们。再抬头,是我们,和我们笑着往前走的声音。

吴辰涵:
从艺术展演现场,到四处游历研学;从长沙市第十一中学,到雨花非遗馆与远大城:我们的脚步没有停歇,不断向前向前探索学习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在十一中,认真排练走台、与同学们友好交流,认识了新朋友,也收获了礼物;到了非遗馆,认真学习女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扇子;而远大城,先进的技术与科幻般的创想震撼人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收获,会伴随我们,走向未来。

陶李宸:
在长沙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上,当聚光灯亮起,《榜样的力量》在琴弦震颤中苏醒。那张校长坚毅的目光,吴大夫有力的言语,检察官坚定的誓言,老红军强健的背影,姚先生宏伟的理想,仿佛穿透历史烟云或距离阻隔,在当代少年的肢体语言里重新挺立。我看见台下观众眼角的泪光,忽然懂得真正的艺术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共振。走进雨花非遗馆,女书传承人布满老茧的指尖与毛笔共舞,传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匠人们呼吸间的生命律动。而在远大城的未来图景里,空气净化系统过滤着工业文明的尘埃,科技与环保的协奏曲让人心潮澎湃。当非遗的沉香萦绕在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间,我触摸到文明传承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固守与颠覆的对抗,而是传统基因在时代血脉中的新生。这场艺术与研学的交响,让历史的星光与未来的晨曦同时照亮了我成长的天空。

林世维:
4月25日,我们吹响了启程的号角。从华师一的大门出发,经历了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长沙——故事落幕之处。对艺术殿堂的向往,与走向全国的激动,成为了展演前的不眠之夜。尽管一路起起伏伏,但有朋友在侧,也便安心。最终,每个人都以最饱满的姿态完美地展现了《榜样的力量》。喜悦、激动与满足感交织在一起,让这场长沙之行没有遗憾。第三天,我们乘着大巴车,先后游览了雨花非遗博物馆,和远大空气净化公司,品味了女书的历史魅力,体悟了AI时代的云端之问。最终,这场充实的演出也走向了终点,走向了新的起点。

熊翊翔:
4月26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故事的结束,同时或许也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从进校伊始,我便从学长学姐们的手中接过《榜样的力量》这一节目的接力棒,从省赛开始,我就一直跟随团队排练、表演,其中经历了不少改动与变化,或值得欣喜,或令人惋惜。从省赛,到孝感展演,再到全国展演,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在背后挥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昨日的舞台下的熠熠发光。
作为一个贯彻我高一的精彩故事,它的结局无疑是令人满意的,在全国选手的互相鼓励与激励下,我们表现出了或许不是最出色,但是是最明亮的自己。正如我在采访中说的那样,我们很精彩地表现出了作品的情感与其所蕴含的振奋人心的力量。结束时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最后,希望我未来的高中两年也能像这个作品一样,历经千凡辛苦,最终能到达心中的彼岸···

吴晨睿:
晴天
雨淅淅沥沥
长沙,灯火,繁华
一路也走了这么久了,心中了无波澜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飘到现在
我应是无名之人的那一类,幸被名为“榜样”的“奇迹”拯救。
我到了曾经的远方,写下了儿时幻想的诗章
我不要,圈圈叉叉的涂抹,肆意飞扬的文采
我要,辞藻堆砌的流水连载,有些中二,有些不知好歹这就是我所作的诗
还记得,那是个阴雨天,满地碎银
没有听《晴天》,因为有你,有你们的陪伴——永远是晴天

4月27日,参展师生将分组走进岳麓书院、隆平水稻博物馆等13个社会实践点,通过红色研学、非遗体验、工业探访等活动深化美育实践。户外嘉年华快闪演出同步在岳麓书院、高铁站等地展开,民乐吟诵湖湘文脉、合唱致敬袁隆平等创意形式让艺术走出剧场,融入城市肌理。

相关资讯—
2025-05-12
2025-05-11
2025-05-09
校长信箱:hsyxb01@163.com 邮编:430223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鄂ICP备050046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265号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